寫在前面,
就是喜歡搞怪,所以決定從標號從第三十天開始,
用一個以終為始的角度,來完成這次的旅程
等到了第三十天,又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Day 30: It is not the End, it is the Beginning.
這次我將介紹自己手邊常用的工具,盡量每次以一篇為限
不做上下集這種。
如果這系列對你有幫助,或是有什麼想討論,都可以留言跟我說。
最後 Day 00 也會有我的聯絡資訊 :)
你是否曾經有瀏覽器分頁開了一大堆的經驗,
常常想著「這個先放著,等等有機會再回來看」、「這感覺不錯,留著當參考資料」、「這篇讀到一半,但是下班時間到了」...等等
不知不覺,你的分頁就和雜草一樣,源源不絕地冒出來lol~
(按編:如果錢財也可以源源不絕地冒出來有多好QQ)
放著不管,就會開始拖累電腦的速度
但是一一檢查,天阿~ 每個又都很重要。
回家又不想帶電腦,該怎麼辦,
難道還要一個一個貼到通訊軟體嗎?
部門之間共用的高頻率連結,難道只能從聊天室的茫茫大海中
慢慢滑嗎?
這些都不是問題,你的救星 TOoby 來了!!
Toby 是一個 Chrome extension,
(按編:Chrome 系列都可以安裝唷~ 如 Chrome, Edge, sidekick, Brave)
如果直接安裝的話,預設會強迫更改起始分頁,
因為有太多人反映不方便,所以開發團隊為此,有特別再做一套 Tobymini,
功能完全一樣,所以建議可以直接選擇安裝 Tobymini
Tobymini 的功能,除了分頁的收納之外
更可以做為管理、分享的用途。
以下是我使用 Tobymini 的畫面。
它的結構很簡單
Organization > Space > Collection > session(tab)
我們從最小的講起~
session(tab) 就是網頁,在 tobymini 的右側,就是你目前有開啟的網頁
可以藉由拖拉的方式,將他們拉近一個又一個的 collection 中,
每一個網頁除了編輯名稱之外,也可以撰寫一些描述(預設會自動帶入一些)
示意圖:拖拉 session(tab)
示意圖:編輯名稱
collection 是收納 session(tab) 的地方,
就像研究生為了研究一個概念,可能會同時開啟多個搜尋結果,
如果暫時看不完,可以就先通通收內近一個 Collection 中
示意圖:筆者有一個 Neo4j 的 collection
你可以在一個 space 中,建立多個 collection。
space 可以想成是一個部門,或是一個一個專案
在 Tobymini 的設計中,你可以把不同的 Tobymini 使用者,加進這個 sapce
如此一來,他們便可以共編,一起幫忙搜尋資料,或是做知識管理
預設會兩個 sapce,分別是 My Collection,以及 Statrred Collection
那你可以新增任意多個 sapce
示意圖:筆者除了預設,還增加了 sidekick 的 space。
終於,來到最上層的 Organization
你可能會想說,感覺有 space 已經很夠用了
為何還需要再抽象多一層呢?
well, 讓我們先說情境,再看為何我們需要往上增加一層 organization
試想你可能有自己的社群、家人、伴侶、公司等不同的協作場合,
因此你想要把這些環境都分開
這時候 Organization 就太上用場了,
好用之處在於它可以分享群體的人,而彼此不會相互看到或影響。
示意圖:筆者就有四個 Organization,分別是自己、公司、專案、家人使用
等等,同一個 organization 中的 user,會互相看到彼此的 space 嗎?
well, 這和權限有關。
在 Tobymini 有兩個東西有權限,一個是 user(你要邀請加入的人);另一個則是 space
他們的權限說明如截圖所示
看不懂嗎?
說簡單點, space 的權限就是差在要不要讓別人也可以搜尋到;而 User 權限的差異在於能不能刪除 space 或是邀請他人加入 organization/space。
[1] - Tobymini - https://chrome.google.com/webstore/detail/toby-mini/gfdcgfhkelkdmglklfbndgopaihmoeci
[2] - Toby - https://chrome.google.com/webstore/detail/toby-for-chrome/hddnkoipeenegfoeaoibdmnaalmgkpip